最近業務遷移,大約 100+ 個接口需要從舊的服務,遷到公司框架。遇到幾個痛點:結構體 dto 做 diff, 對比結果 自定義的結構體與 protobuf 生成的互相轉換,基於 json tag 這類工作要麼手寫 (編譯期), 要麼 reflect 反射實現 (運行時)。其中 #1 考濾到性能問題,手寫最優,但是結構體太大,同時 100+ 個接口遷移,工作量可以想象google 開源 ⌘ Read more
最近業務遷移,大約 100+ 個接口需要從舊的服務,遷到公司框架。遇到幾個痛點:結構體 dto 做 diff, 對比結果 自定義的結構體與 protobuf 生成的互相轉換,基於 json tag 這類工作要麼手寫 (編譯期), 要麼 reflect 反射實現 (運行時)。其中 #1 考濾到性能問題,手寫最優,但是結構體太大,同時 100+ 個接口遷移,工作量可以想象google 開源 ⌘ Read more